0°

庖丁指的是(庖丁解牛庖丁指的是什么)

《庖丁解牛》是先秦道家学派的杰作,由庄子(庄周)所著。它用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形象地表达了通过不断的实践,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做事游刃有余,自由自在的境界。

作者的本意是用它来阐述养生的道理,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顺应自然的法则,找到事物的空隙和变化,才能避免纠缠于是非和矛盾,达到身心的和谐。

作品原文: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白话译文:

有个叫丁的厨师给文惠君宰牛。他的手触摸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脚踏着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清脆的声响,刀子划过牛体,发出嗖嗖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和谐悦耳:既符合《桑林》的舞曲,又契合《经首》的乐章。

文惠君说:“哎呀,太好了!你的技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

厨师丁放下刀,答道:“我所喜爱的是事物的规律,它超越了技术。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里只有整头的牛;三年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过整头的牛了;现在呢,我用心灵去感受牛,不再用眼睛去看它,感觉的知觉停止了,只有心灵在运作。
顺着牛体自然的构造,切入大的缝隙,沿着骨节间的空隙进刀;根据牛体本身的组织进行解剖,相连的血管、紧密的筋骨,都没有用刀去触碰过,更不用说那粗壮的骨头了!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切肉;普通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劈骨。
现在,我的这把刀用了十九年了,它宰了几千头牛了,可是刀口还是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因为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把没有厚度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松自如的,它对于刀的运动肯定是有很大的余地的。
所以,它用了十九年,刀口还是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纠缠的地方,我看到它不好处理,就紧张起来,小心翼翼地警戒,目光就集中到一点,动作就放缓了,使刀非常轻,结果它一下子就切开了,像泥土一样散开在地上。我拿着刀站起来,为此我四处张望,为此我心情舒畅,心满意足,把刀擦干净,收好起来。”

文惠君说:“太好了!我听了庖丁的这些话,学到了养生的道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