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话要注意分清对象。
面对不同的人,我们往往说话的方式都不一样。面对上级长辈时,一般说话保持八分礼貌和分寸感,而面对好朋友闺蜜时,说话就比较随意轻松一点。
2.说话要注意场合。
在公共场合我们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演讲会议等用词要准确严谨,不可脏话成篇,随意发挥。
3.当自己面临要发言的情况时,我们可以运用「逻辑表达法」:
①顺序表达:比如“首先...其次...最后...”,比如“第一...第二...第三”,这样可以让自己能够冷静下来,也能让别人听出表达的条理性。
②总结式表达:比如“首先我认为+总结论...(再把总结论展开说2-3个点)...所以我认为+重复总结论。”
4.善于举例法来和别人对话。
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当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故事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安慰或者总结对方说的话时,我们可以通过列举跟对方分享内容差不多的故事,从侧面继续唤起对方的交流。
5.面对尴尬场面时,可以用「反问式对话法」。
当遇到一些几乎没怎么交流过的人来跟我们说话时,为了不让场面尴尬,我们这个时候可以多尝试在对话过程中反问对方。
这里的“反问”并非咄咄逼人,而是在对方提问我们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即可。
比如有陌生人对我们说:“你这条裙子真好看!”那我们可以回复:“你的这件衬衫也很好看!【先回夸】你还有其它好看的上衣推荐吗?【引出下一个话题】”
6.请求对方帮忙时,不要太过极端,要给彼此留有余地。
我有个朋友请别人帮忙时,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她会在说完请求后,加上一句“不能也没关系,我能理解的。”
既向对方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也给对方留了拒绝的余地,不会让别人陷入苦恼的情况。在一些比较有「任务难度」的事情上,留有余地的对话会使彼此都很舒服。
7.提前做好准备,来一场「知己知彼」的对话。
当我们面临那种提前被通知的对话交流时,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为了说话更加流利自然,可以提前做相关准备工作。
比如说话对象的爱好、基本身份背景、忌讳点;比如说话场所的类别和主题内容,是线下交流会还是演讲会议。
8.注意倾听,保持真诚。
其实在与人对话中,往往打动彼此的是「真诚」,而真诚对话中,保持认真倾听是必要前提。
真诚对话过程中,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见闻,可以自然地表达出对对方分享内容的看法、建议等。
9.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不要急于下定论。
每个人的经历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一昧用自己的经历去评判别人的故事,除非我们彼此感同身受了同一件事情。
一个在原生家庭里受到父母伤害的人跟一个从小就被亲人爱意包裹的人分享故事,她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情绪是肯定会不同的。
跟人对话的时候,尽量避开以自己为中心去评判别人,「利他思维」往往才是表达中最舒服也让共情值最高的一个方式。
10.转移注意力说话法。
当我们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一不小心会说到对方不想提的话题或者使气氛陷入尴尬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其它的话题转移,使对话继续下去。
11.有人说话酸我们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①顺着对方的话并“深化”下去:比如有人说“你赚钱买房了,不会是p图的吧!”我们可以回:“对的,确实p图了,现在把我人也p进这所三室一厅了,未来还要p更多的家具装饰。”
②直接用阴影怪气的字或符号:比如“哦!”比如“您说的真对!”比如直接回复长辈喜欢用的“死亡微笑”符号。
12.跟陷入“死胡同”的人对话,直接给予肯定回复就行,少辩论,说多了都是浪费口水。
生活中有种人,不管我们怎么跟她分析情况,她就是陷入自己的思想“死胡同”走不出来,也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但是她还是一直想让我们给意见。
这个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同意她们死死认定的观点,只需回:“好吧!”“可以!”“你试试,我觉得行。”
20多年的人生经历,让我越发意识到「好好说话」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它可以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的距离,跟我们说话的能力息息相关。
张嘉佳在《云边有个小卖部》里面写道:“人和人之间舒服的关系,是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 ”
希望八木本期分享的这12个说话小技巧能够让大家在日常说话中有所帮助,做一个说话舒服的人!
以上,感恩遇见!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七库美图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你可能也喜欢
- ♥ 努组词和拼音07/18
- ♥ 大家熟悉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主演近况怎么样?04/22
- ♥ 游本昌的济公、金超群的包拯,这6位男星演活历史人物,都是王炸04/15
- ♥ 李承铉第一任妻子是谁(李承铉老婆叫什么名字)07/04
- ♥ 鸡蛋羹一般蒸几分钟最好吃03/01
- ♥ 乌鸡鲅鱼是什么梗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