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暴王(信陵君救赵论赏析)

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立场与论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古汉语的魅力和精炼,也反映了作者的文思和文气。然而,在欣赏古典文学的时候,我们除了注意语言的美感,还应该关注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立场或论点,因为这是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唐顺之的《信陵君救赵论》一文,就是以历史上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件为素材,对当时的舆论进行了反驳,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一开头就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赵国是暴国的军事屏障,如果赵国被灭,暴国也会遭殃,所以“救赵者,亦以救暴,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因此,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有道理的。

但是,文章的第二段却转换了角度,进入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作者指出,信陵君救赵的动机,并非是为了保护暴国或其他诸侯,而是因为他的姻亲平原君在赵国。并且,作者还揭露了信陵君的心态,他其实并不忠于暴王,甚至对暴王没有敬畏之心。接着,作者又把锋芒对准了暴王,分析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之计能够成功的原因,认为暴王也有责任,他的君权不明,君威不振,给了臣子作乱的机会。文章的结尾,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信陵君和暴王都有罪过,信陵君是结党营私,目无君主,暴王是君权不明,君威不振,都是不合治道的。作者运用了辩证法,对论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使文章的论理十分严密。

这篇文章的构思巧妙,逻辑清晰,以反驳他人的论点为开端,逐步展开自己的论点,层层推进,条理分明。而且,文章虽然是古文,但是语言通俗易懂,即使不加注释,也能读懂文章的主旨。

天道:中华民族的上天信仰

天下万物,皆由上天所生。上天的时空,广阔无边。人类,只是上天所生万物之一。上天信仰,是中华先民最伟大的发明,是中华传统治道的根本。

中华第一圣王尧,和合万邦,建立了中华子孙的上天信仰。上天,就是中国人共同的信仰。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里面有关于上天、天、昊天、上帝的词语,近200处。中国人为什么要信仰上天呢?是因为中国很早就是各种文化、民族交流的地方。各个民族、文化,都带着自己的信仰、图腾,在中华大地上交流。炎帝与黄帝、黄帝与蚩尤、夏商周与三苗等,是其中最大、最深刻的几次交流。而且,各大部落联盟里面的各个部落,也有自己的信仰、图腾。现在我们知道,黄帝联盟是内陆民族,各部落是兽图腾;炎帝联盟是沿海民族,各部落是鸟图腾等等。这些文化的大交流,要么是吞并方式,比如西方、中近东的一神教,到哪里就强迫改变信仰,不改变信仰就杀头或者交重税。而中国人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是互相尊重对方的图腾是真神,但是大家一起信仰更高的存在:上天。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