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人过年餐桌上较少出现的肉(我国的古代,老百姓的餐桌上都有什么菜?)

春节饮食的历史变迁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欢聚一堂,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饮食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总有一些传统的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南方人则偏爱吃汤圆,象征甜甜蜜蜜。虽然食物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那么在古代,人们在春节时,又会吃些什么呢?让我们跟随【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起回顾一下历史吧!

在秦汉时期,那时候的饮食结构和现在截然不同,中国古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所谓“五谷”,即稻、黍、稷、麦、菽(另一说为麻、黍、稷、麦、菽)。因此那时候的饮食也很朴素,人们最初食用米饭或者粥,之后才出现馒头、饼、面条等食品。到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明饺子,用来治疗耳朵的冻疮。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饺子还没有成为过节的必备品。据南朝人的记载,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闻鸡鸣而起,家族中无论长幼,全部穿上整齐的衣服,聚集在一起,依次拜贺。之后,全家人还要一起饮下椒柏酒和桃汤。饮酒的次序也与平常不同,是先幼后长的顺序,因为幼童走向成年,所以要先喝酒庆贺。

接着还要饮用屠苏酒,次序与饮椒柏酒相同,之后还要饮用胶牙饧,接着还有五辛盘,敷干散,却鬼丸,到最后每人吃一个鸡蛋。

椒柏酒指的是椒酒和柏酒,椒酒是用椒浸制的酒,柏酒是用柏叶浸制的酒,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会饮用这种酒来祝寿和避邪。所谓的桃汤,指用桃木或桃煮成的液汁,古人认为桃木可以辟邪避秽,因此要饮用桃汤。屠苏酒也是一种药酒,据说是华佗研制的。

而胶牙饧指的就是麦芽糖,古代的时候,科技落后,人们只能用麦芽或谷芽混同其他米类原料熬制而成粘性软糖。五辛盘指的是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人们认为服食“五辛”可杀菌驱寒,预防疾病。敷干散、却鬼丸都是一种民间的方药。

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到了唐朝,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一样,登上人们的餐桌了。不过此时的饺子还没有出现在春节的餐桌上。人们还是按照传统习俗,饮屠苏酒,服用五辛盘。

直到明朝的时候,饺子才成为春节必备,根据明人的记载,“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可以说如今的春节饮食习俗大致是在明清时期奠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虽然人们的餐桌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们的过年情怀。适逢新春佳节之际,编者独孤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敬贺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改写后的文章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每逢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聚首一堂,共享一顿美味的年夜饭。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的饮食也越来越丰富,但总有一些经典的食物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北方人爱吃饺子,寓意团圆美满,南方人则钟爱吃汤圆,象征和谐甜蜜。虽然食物不同,但都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那么在古代,人们在春节时,又会吃些什么呢?让我们跟随【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起探究一下历史吧!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