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说法,就是汉武帝的功绩,能与统一六国的始皇帝相提并论。
当然,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不少,并非只有这两人,比如那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流芳百世。
即使如此,论到历史地位,唐太宗恐怕也无法与统一六国的始皇帝等同,始皇一统六国,对后来的中国历史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难以超越。
那为何汉武帝能在众多杰出帝皇中被单拎出来,与秦始皇相提并论呢?
不妨随笔者阅过汉武帝之生平,便会知晓,为何世间会有“秦皇汉武”一说。
命运之子,逆袭登基
汉武帝刘彻,真算得上是一位命运之子。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启继位登基为皇时,原本并不打算立刘彻为太子,而是立了妃子栗姬的长子刘荣为太子,封刘彻为胶东王。
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刘彻生母王娡在嫁给刘启之前已有过一次婚姻,在刘启心里留下了瑕疵。
汉景帝刘启
王娡是个精明女子,嫁给刘启时,刘启已是太子,那时她就已经开始盘算谋划。
后王娡怀有身孕,某日醒来,向刘启告知,自己梦中见到一轮太阳坠入腹中。
刘启颇为高兴,觉得这是一种预兆,言明自己的孩子未来必定不俗。
殊不知,这不过是王娡的手段而已,倘若生下的是男孩,就可借此事请求让刘启日后立儿子为太子。
可惜,刘启登基后最终立刘荣为太子。
王娡(剧照)
王娡不死心,正巧刘彻姑母馆陶公主为其女陈阿娇向栗姬提亲,栗姬不应,引得馆陶公主不悦。
命运的天平就在此时发生倾斜,倾向刘彻。
王娡抓住机会,主动找上馆陶公主,许诺可以让刘彻娶陈阿娇。
馆陶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将来成为皇后,便时不时向汉景帝诋毁栗姬,栗姬又不慎出言触怒景帝,逐渐被冷落。
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黜薄皇后,王娡玩弄阴谋,命大行令奏请圣上,请立栗姬为后。
景帝顿时感觉栗姬贪得无厌,从此便疏远了栗姬母子。
公元前150年正月,景帝废掉刘荣太子之位,立刘彻为太子,刘彻时年七岁。
在王娡和馆陶公主的共同努力下,终究还是让刘彻逆天改命,原本与皇位无缘的他就此踏上帝王的道路,不禁让人感叹命运无常,难以捉摸。
公元前141年,刘彻行冠礼,十日后,汉景帝刘启驾崩,刘彻继位,为汉武帝。
在刘彻之前,汉朝经历“文景之治”,国家可谓是极为富裕,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每年都能给国家上交丰厚的赋税,以至于国库内常出现粮食堆积发臭的现象。
要不怎么说刘彻是命运之子呢?
逆袭继位不说,一登基,国家富足,百姓丰衣足食,一派盛世之象,他简直什么都不用干,坐享其成便可,岂不美哉?
然而刘彻倒非是一般帝王,他一眼就看出当时汉朝隐藏在富足表象下的隐患。
汉武帝
登基继位时刘彻正值年少,国家大权落在太皇太后窦猗房、母后王娡为首的外戚势力中,他虽为皇上,但还需“奏事东宫”。
王娡倒还好,毕竟是亲生母亲,凡事都会尽量照顾他一二,但太皇太后却让刘彻大为头疼。
为巩固自身势力,窦猗房大肆任用亲戚在朝为官,造成朝中外戚势力独大,令刘彻不悦。
兼之汉朝诸侯众多,外戚和诸侯一起架空了皇权,刘彻这个皇帝看似安逸,但若真这么认为,恐怕就会死于安逸中,他自然不甘心。
为寻求改变,刘彻逐渐迷上儒学,将其视为治国之道。
窦猗房(剧照)
在他的努力下,同样喜好儒学的表叔窦婴、舅舅田蚡分别当上丞相和太尉。
窦婴虽然也是外戚,但因好儒学,对于刘彻想要推行儒学的作法颇为认同。
奈何太皇天后窦猗房崇尚黄老之学,刘彻推行儒学改革惹得窦猗房大怒,一番雷霆手段之下,刘彻推行儒学的计划胎死腹中。
刘彻无可奈何,只能韬光养晦,终于在公元前135年熬死了窦猗房,21岁的汉武帝刘彻正式执掌朝纲,一展宏图。
中央集权,巩固朝廷
刚一掌权,汉武帝就以办理丧事不力为借口,罢免由窦猗房钦点的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趁机任自己的舅舅田蚡为丞相。
没过几年,田蚡死去,这下汉武帝彻底没了顾忌,一展拳脚。
他最先对付的是外戚势力,任用主父偃、公孙弘、张汤等众多非外戚或是出身卑微的人为重臣,拜公孙弘为丞相,应主父偃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推行儒学。
又任张汤为御史大夫,提升大夫的地位,用以取代丞相的作用,改革丞相制度。
如此一来,在推行儒学的过程中,汉武帝收获了人才,使得外戚势力被极大削弱,就连相权对皇权的牵制作用都大幅度减弱。
光推行儒学还不够,汉武帝“儒法同用”,以法颁布“推恩令”,使得诸侯国在被后代继承时越分越小,对皇权的威胁随之削弱,汉武帝再抓住机会剥夺部分诸侯的爵位。
一番操作之下,皇权大为巩固,国家大权被牢牢掌握在中央朝廷手中。
“农为民之本,民为国之本。”
为使汉朝更加强盛,汉武帝重视农业,掀起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兴修水利的高潮,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都是在他的命令下完成的。
关东粮食运输到关中时不方便,汉武帝接受臣子建议,“引渭穿渠”,花费三年时间修建三百里漕渠,提升运输粮食的效率。
黄河一带时常闹水灾,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面对让河水决口的瓠子口,汉武帝命令将军士兵全都扛着木头去作业,终于堵住决口。
为防不测,汉武帝又下令修建两条渠道给黄河分洪,至此再无水灾发生。
保证好农业生产的条件,汉武帝还不满意,命人钻研、改革农耕技术,提高生产力。
除了对农业上心,汉武帝在其他方面亦有改革。
如改革钱币,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酒官营,加强朝廷收入,保证武器优势;设立学校,培养人才……
为招揽到更多的人才,刘彻发展察举制,令地方“举孝廉”,允许地方推荐人才,董仲舒、东方朔,公孙弘等人便是因此而被汉武帝重用。
通过种种改革,汉朝的皇权得以巩固,国家变得比以前更强盛。
经过“文景之治”,汉朝已经相当富裕,为何汉武帝还要这般费力巩固朝廷,发展生产,扩充财政呢?
因为汉武帝心中有一副巨大的构想宏图,他的目标,是要实现连汉高祖刘邦都没能完成的“大一统”。
强汉之名,始于刘彻
或许有人不解,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不是实现“大一统”了吗?如今汉武帝要实现“大一统”的说法从何而来?
秦始皇确实将六国统一,但在秦朝末期,始皇帝逐渐暴戾,致使国家出现动荡,而在他死后,继位者胡亥昏庸无能,国内起义、造反的浪潮日渐高涨。
后楚汉争霸,刘邦胜,西汉建立,彼时国家经过战火,版图亦发生变化,不少地区在这段时期内从版图中脱离。
其中,河套地区被匈奴雄主冒顿单于趁秦朝纷乱时夺回。
岭南地区拒绝归入西汉,守在岭南的秦将赵佗在秦朝灭亡后自立为南越王,东南一带的越人有样学样,建立起东越和闽越。
赵佗雕像
燕国人卫满进入朝鲜,推翻朝鲜原有政权,同样自立为王,建立卫氏朝鲜。
因此,西汉初期,中国并不算是“大一统”。
秦始皇在位时,匈奴没胆子放肆,但西汉建立之初,匈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出来骚扰。
汉高祖刘邦带兵欲要镇压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山,差点把命丢在那里。
往后为了缓和匈奴骚乱边境,汉朝竟不惜用“和亲”的方式安抚。
汉武帝每每想起高祖被匈奴围困一事总是感到气愤,即使在他登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汉朝为保和平仍然使用“和亲”的手段与匈奴相处,他一直视为耻辱。
冒顿单于
经过一系列改革发展,汉武帝雄心勃勃,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欲要完成“大一统”的壮举。
公元前129年,卫青、霍去病等一众将领开始征战匈奴。
经过长年休养生息,大汉朝堪称兵强马壮,卫青、霍去病等人打得匈奴人哭爹喊娘,顺利收复河套地区,汉朝在与匈奴的斗争中开始处于主动地位。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西征匈奴,逼得匈奴浑邪王带领四万名部下归降。
后霍去病联合卫青深入漠北,匈奴人被逼远遁,境内一时空旷,时人称之为“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画像
入塞两年后,霍去病英年早逝,匈奴被汉朝吓破了胆,不敢再骚扰,于是汉武帝停止进攻匈奴,转而在其他方向开疆扩土。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发兵消灭南越,设置南海九郡,将如今的两广地区,海南及越南部分地区收入版图。
没过几年,陆续平定东越、闽越,卫氏朝鲜等政权,将青海东部,朝鲜半岛北部和云贵高原等地区纳入版图。
至此,汉武帝压匈奴,吞三越,灭朝鲜,通过一系列战争使得国家版图扩张数倍,实现“大一统”,史称“汉武雄风”。
汉武帝
而在驱逐匈奴的谋划中,刘彻命张骞出塞,意外开辟丝绸之路,更是成为后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意义非凡。
在此之前的汉朝中,无人完成过这等壮举,强汉之名,始于刘彻!
秦皇汉武,颇有相似之处
然而,鼎盛过后,汉武帝开始“犯浑”,变得好大喜功,爱讲排场,沉迷封禅、郊祀,国家开始出现问题。
由于常年征战,国家民力不足,汉武帝不知体恤,匈奴趁机反扑,他下令征讨,然而卫青霍去病早已不在,征讨接连失利。
这对国家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以致于关东地区出现两百多万流民的惨状,朝廷无力赈济流民,当时“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随后盗贼四起,汉武帝又出昏招,动用严苛律法,如有灭匪不利者,决不轻饶,致使官吏畏惧,出现隐瞒不报的现象,形成恶性循环,国家逐渐动荡,为日后“王莽篡汉”埋下祸根。
最离谱的是,晚年时汉武帝竟沉迷求仙问道,妄图长生不死,招募方士为他炼制仙药。
好在,他打算去东莱求仙前遭遇暴雨阻拦,没能出发。
迟暮之年,望着满天阴云暴雨,与彼时的汉朝国情何其相似?
汉武帝最终悔悟,遣散方士,不再追寻虚幻的仙道。
公元前87年,3月29日,汉武帝刘彻驾崩。
纵观汉武帝一生,与那秦始皇颇为相似。
首先是功绩,两人的功绩都很可观。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华夏一统作出重要贡献,而汉武帝在其后镇压匈奴,扫荡周边,恢复“大一统”的局面。
因此,两人的功绩息息相关,颇有几分承前继后的意思。
其次是经历,汉武帝与秦始皇的经历多有相似之处。
两位皇帝均是年少登基,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掌权,后通过努力使得中央集权,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后巩固朝廷,发展国内生产,培养兵力对外扩张,最终完成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到了晚年,这两人又不约而同地“犯浑”。
始皇晚年暴戾,以至于国家动荡不安,死后帝国分裂,先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刘邦项羽覆灭秦朝,再行楚汉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