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的是谁

  少梁之战,秦献公战死,赢渠梁即位,他深感国力衰弱,需要急速富国强民,于是在百里老人的点拨下发出求贤令,向列国招贤纳才。

  秦国的求贤令一出,震动了山东六国,这个在山东六国人眼里的蛮邦竟然重金求才,从来没有士子游历过的秦国一下子来了一大批山东士子,他们都是被秦孝公的求贤令招来的。

  秦孝公的求贤令虽然招来了很多士子,但是最后留下来的却没有多少,站在扒一扒这些求职人员的心理。

  第1种求职者:瞎碰运气型。

  一部分山东士子来到秦国,天天嚷嚷着给他们做魏国菜、齐国菜,私下大骂秦国太穷,连个饮酒歌舞处也没有,连秦国招贤馆都没进,在客栈住了几天就忍受不了秦国的穷,跑了。

  这一类人完全是奔着求贤令中的丰厚待遇来的,在他们眼中,秦国就是蛮邦野族,稍有点文化就能来混了,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秦国太穷了,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可见这些人对秦国基本的了解都没有,更不要说对秦国的穷有什么预估,来了之后才发现秦国太穷,受不了,只能走了。

  这类求职者只是在网上闭着眼晴瞎投简历,瞎碰运气,没有任何目标,只要看到和所求岗位有点沾边的就投。这样的求职者,虽然投很多简历,但是得到的面试机会却不多,实际上更浪费时间,就像这些来到秦国受不了,又跑了的人,来回一趟,怎么着也得十天半个月,不仅浪费时间,还搭进去路费,太不划算。

  第2种求职者:猎奇型。

  山东士子们入秦,许多人不是奔着找工作来的,竟然是想一赌秦孝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非常感兴趣的是,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国君竟然敢在求贤令中数落自己的祖先,真是太大胆了,他们想象中这位国君应该是一位膀大腰圆、红发碧眼、面目狰狞的怪物,这才来到秦国。

  他们可能就是二千多年前的狗仔队了,带着猎奇的心态,以求职的名义面见这位传说中的国君,然后回到山东六国,宣传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如果当时有朋友圈、微博、短视频,他们即使不来个现场直播,也会秒发朋友圈、微博,瞬间涨粉几千万,分分钟上热搜。

  第3种求职者:傲慢型。

  秦孝公既然高薪聘请人才,那人家对人才也是有要求的,不是你来我就用,人家秦孝公要来个双向选择。

  秦孝公要求士子们带着国府的令牌,遍访秦国三月,然后各出治秦之策,国府视各位策论再确认职位。

  现在看来这一条很是公平,有点像现在的笔试、机试和面试,求职者总要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才能,用人单位才会录用,可是在那时,这就是个新鲜玩意,而且很多山东士子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

  在这一类人看来,他们都是山东士子,降尊纡贵来到秦国,那是看得起你秦国,你得感恩戴德,我一来,你就得给安排个高官厚禄,可是现在你竟然考我们,简直岂有此理,所以一个稷下学宫的红衣士子大袖一挥,脸上露出轻蔑的微笑:”此等做法,闻所未闻“,然后一拱手便走,他这一走,他这一类人也跟着走了一批。

  这一类人是非常傲慢的,打心眼里瞧不起秦国,却被秦孝公求贤令中”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所吸引,千里迢迢来到秦国,只想坐享其成,只想当官,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强秦策略。

  第4种求职者:理论型。

  秦孝公的求贤令招来二三百士子,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了一两百,剩下的百十个士子,带着秦国发放的令牌、铁钱、皮靴和一支短剑,开始了他们遍访秦国的旅程。

  这百十个士子,有八十多个滞留在县府,他们以各种理由蹲在县府,搜集浏览所能见到的书简,思谋撰写自己的治秦对策,只有十余个到雍城附近的山村里看看,回到县府便叫苦不迭,声称不给肉吃就回栎阳招贤馆,吃饱了再来。

  这些都是理论型人才,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根本不愿意真正深入民间,了解民生疾苦,这样的人,根本不知道秦国是什么样子,怎么能拿出强秦策略,和做梦差不多。

  现在企业里也有不少员工,只想坐在办公室里,夏天吹着空调,冬天享受着暖气,看看报告写写策划案,了解的那些东西都是从纸上得来的,实际上用户是什么样子,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一概不知道,但是却能写出许多貌似很完美的策划案,看似无懈可击,实际上实施起来不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没有什么效果,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